日前捷運警察隊第二分隊警員黃宗顏、黃勇傑擔服巡邏勤務時,於捷運古亭站發現一名老翁不斷徒手拍打出站閘門,起初以為是票卡感應異常所致,遂主動上前關心協助。然老翁言語反覆、無法清楚表達住家地址及欲前往地點,身上亦未攜帶證件或票卡,疑似有失智迷途情形。 捷警先行耐心安撫老翁情緒,期間老翁緩緩道出自己的姓名,捷警隨後眼尖注意到其手上配戴智能型手錶,透過該裝置撥打電話,順利聯繫上老翁的兒子。其子表示父親因罹患失智症,家中特地為其配戴智能型手錶,當日下午老翁獨自出門後便聯絡不上,家屬亦在找尋中,正當遍尋不著之際,恰巧接到捷警透過該手錶所撥打的電話,順利與父親聯繫上,隨後即趕赴現場, 平安將其父接返家中照顧。其子對捷警主動關心並協助老翁安置於古亭站等待家屬接回,深表感激,幸遇捷警主動積極協助,才不致有意外發生。 捷運警察隊呼籲,身心障礙或高齡長者如經常獨自外出,建議配戴名牌、在衣物縫上姓名電話、申請愛心手環,或配戴智能手錶等輔助工具,以便迷途時能迅速確認身分並聯繫家屬;若民眾於捷運站發現疑似迷途的長者或身心障礙者,可向捷運站務人員通報或撥打110報案電話,捷警將即刻趕赴現場,維護搭乘捷運旅客安全。
公館圓環為臺北市東南區交通樞紐,其已長年存在交通安全與動線複雜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臺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下稱交工處)已於113年針對基隆路與羅斯福路口進行車流模擬分析,在「車流效率」為決擇方案指標下,其結果各方案都比現況(圓環型式)差,但各方案中以「填平地下道」方案車流效率最佳。並經多次會勘及會議討論相關方案之工程可行性,於114年5月29日召開地區說明會,彙集各方意見。針對市民關注度最高的「公館圓環公車地下道填平」議題,本處係針對交通安全、大眾運輸、人本交通、車流紓解及促進都市長期發展等面向進行綜合考量。公館圓環路口近7年肇事率高居全市首位,平均每4天發生3起車禍,比率極高,地下道填平後作為路基,可有效縮短工期,並將路口改為正交路型,與絕大多路口駕駛行為一致,可有效改善肇事。大眾運輸方面,原有公車專用道將維持於平面,操作模式與南京東路、松江路等路段一致,尖峰時段經估算1個號誌週期可疏解完畢,可透過號誌管控降低影響。人本交通方面,將以36公尺都市計畫道路寬度,重新檢視人行空間與串聯性,並透過增設庇護島、退縮穿越線及路口照明,強化行人安全與通行品質。另拆除圓環若保留現行地下道,平面只剩3車道,其中1線左轉,餘2車道不足容納直行車流量;若不設左轉道則需禁左,周邊無可供左轉之替代路線。填平地下道可以增加道路空間以再增設左轉車道,平面路口疏解效率(含公車及各類車種)會更佳。整體工程亦有助於縫合羅斯福路兩側都市空間,為未來2、30年的都市景觀及環境奠定基礎。針對114年5月29日說明會市民的意見及建議,交工處將持續檢討修正,並將作為後續方案優化之參考。相關規劃作業將持續依據實際交通需求、工程可行性及整體都市發展方向進行調整與修正,以確保本案以最適方案進行。-以下空白-
因應工程施工,將自 6月8日(日)晚間21時至6月10日(二)下午18時封閉大佳河濱公園圓頂天幕及網球場周邊自行車道,水利處提醒民眾與車友配合改道通行。 北市水利處表示,為改善河濱公園自行車道騎乘品質,北市水利處推動「大佳河濱公園圓山河下游自行車道路面銑鋪工程」,將全面更新既有自行車道路面。 水利處工務科表示,施工期間將進行瀝青鋪設作業,封閉施工範圍內的自行車道主線,請騎士改行堤外汽機車道路段。為確保通行安全,現場已設置改道指引及告示牌,並配有交通指揮人員引導,籲請用路人配合指示,勿強行進入施工區域 。 負責施工的南港內湖區工務所指出,該工程自114年5月20日開工,預計於114年7月18日完工。完工後自行車道路面將更為平整,大幅提升騎乘的舒適度和安全性。施工期間造成不便,敬請民眾體諒,共同期待更新後的自行車道環境。
面對全球高齡化浪潮,長照議題成為社會關注焦點。為提升居家照護品質、讓長輩在熟悉的環境中獲得更妥善的照顧,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今(6)日宣布,今年7月至9月將在北、中、南三區規劃共12場集中訓練課程,針對「失智症照護」、「居家護理實務」、「高齡飲食與吞嚥」等重點主題,提供外籍家庭看護工與照顧家屬一同參與的專業訓練,強化照護知識與實作技能。 根據衛福部113年最新調查,臺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已達7.99%,反映出失智照護需求快速上升。為此,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設計出一系列課程,內容涵蓋「失智症日常生活安排與問題行為處理」、「居家護理特殊問題與就醫安全」、「高齡者飲食備餐技巧」,以及「咀嚼吞嚥障礙與口腔照護」四大主題,並搭配實作操作與教具練習,讓學員能即學即用。 考量語言溝通需求,課程中特別安排印尼語專場,並提供全程同步口譯服務,幫助外籍移工更快吸收重點,也拉近移工與雇主、家屬之間的理解距離。 去年參與過課程的印尼籍看護工 SITI 分享,她照顧的長輩是重度失智患者,「上了課才知道那些行為不是故意的,而是疾病造成的反應。」她也實際應用課堂上學到的彈力帶、小球等輔具,幫助長輩活動肢體、放鬆肌肉,深刻體會到耐心陪伴的重要性。 另一位看護工 VIVIN 提到,以前看到長輩喝水咳嗽,只以為拍一拍背就好,上課後才了解到,這可能是吞嚥障礙的警訊,嚴重恐會導致吸入性肺炎。後來,她學會使用「快凝寶」將水變成凝膠狀,有效降低嗆咳風險,「真的比較安心,也更有信心照顧長輩。」 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表示,集中訓練不只希望提升看護工的專業能力,也希望減輕家庭照顧壓力,打造正向勞雇關係,移工與家屬不是單打獨鬥,而是一起成為長輩照顧路上的神隊友。 照護路上不孤單,歡迎臺北市合法家庭看護工及雇主踴躍報名!
臺北市內湖區內湖國民小學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業務聯絡人:臺北市內湖區內湖國民小學輔導主任林虹妧(手機:0937-734073)新聞聯絡人:臺北市內湖區內湖國民小學輔導主任林虹妧(手機:0937-734073)【發稿日期:114年6月6日】【主題:從內湖出發~臺新國際教育交流之旅】【臺北報導】 臺北市內湖國小與姊妹校新加坡宏文學校於2024年開始了第一次接觸,這兩年來以書信、到校訪問交流的方式,持續維持兩校友好情誼,而今年2025年5月,在接待新加坡宏文學校師生到訪,進行臺灣學習課程體驗後,換內湖國小4位師長領隊,帶領34位學生,走讀新加坡這個充滿文化融合氣息的國家,進行文化及課程交流之旅。 兩天的宏文學校課程體驗,由歡迎式展開序幕,宏文學校全體師生集合在大禮堂內,以完全體展現對內小師生的高度熱情及歡迎。內小的孩子們,也以直笛演奏代表臺灣文化的歌曲─望春風;還有臺灣孩子特有的新式國民健康操舞蹈,展現臺灣特有的文化及相關課程的成果。宏文的教師和行政團隊,也特別為內小的孩子安排了校園導覽活動、入班課程體驗、結合資訊及美育的Procreate課程、飛盤友誼賽、校園SPACE體育與音樂小站,讓宏文與内湖的孩子們在遊戲中比拼、在音樂中合作,展現活力與默契。內小廖同學:「全英文授課雖然很緊張,但讓我更努力專心聽講,各班好像也都有不同種族的老師上課…」,內小葉同學:「印象最深刻的是宏文的倫理道德課程,會強調品格的展現及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有點像是我們的綜合課程…」。離校前的大合照,有歡笑也有不捨,短短兩天的交流留下滿滿的回憶,孩子們也留下聯絡方式,並約定來年臺灣見。 為了能深入了解新加坡,體驗新加坡文化,內小師長也特別規劃一天城市探索活動,由各組師長帶領孩子們討論參訪景點,規劃地鐵路線,啟發孩子們探索城市的勇氣動能。在過程中,同學們分工完成任務,有隊長、攝影師、導航大師…成為一支真正的冒險小隊,落實走讀新加坡的精神!曾同學表示:「新加坡地鐵好乾淨,大家都自動排隊!」洪同學:「城市探索能自己搭地鐵、逛市場的感覺很新鮮。最棒的是和同學們一起發現小驚喜的時光,像找到隱藏版壁畫,或是聽到搞笑的廣告歌。這些小小的快樂,讓整個旅程變得特別難忘。」 最後幾天的參訪,也呼應內小校本課程國際教育學習吧的主題「環境教育-台新水資源」,帶著孩子參觀了城市規劃館、濱海堤壩、濱海灣花園,實地探訪了解新加坡城市規劃及水資源運用方式,進而帶領孩子與臺灣水資源進行比較與反思,鄭同學:「我看到了一個缺水的國家並不是想著怎麼討好鄰國獲取資源,而是利用自己的優勢找到突破口,在世界中佔有一席之地。」 六天行程讓孩子們不僅與姊妹校學生的友誼加速升溫,更累積寶貴的國際學習經驗,透過返校後兒童朝會的分享,也將多元的世界觀帶給全校師生,期望未來持續推動國際合作,讓學生在全球化時代具備更廣闊的視野與競爭力! 新聞稿1140606內湖國小-從內湖出發~臺新國際教育交流之旅.pdf
媒體報導民眾於5月25日前往大安區醫美診所進行舒眠電波療程,在施打舒眠針以後,陷入昏迷,於昨日得知新聞案件後積極與診所聯繫,惟撥打診所電話無人接聽,北市衛生局已於今日上午前往稽查該診所,現場未營業,無法進入,已開立陳述意見通知書請診所於今日14時至北市衛生局陳述,會持續聯繫診所負責醫師說明相關事項。 北市衛生局於媒體報導前尚未接獲本案相關陳情案件,經查法瑞診所於111年5月19日經本局核准設立,目前有2位醫師執業登記(包含負責醫師吳O琥 )。北市衛生局會持續聯繫該診所說明,已主動與警察局大安分局偵查隊聯繫,本案目前由檢警介入調查,如有需協助調查,北市衛生局將積極配合辦理。 北市衛生局於今日上午接獲家屬陳情案件,按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規定,醫療爭議當事人得檢具申請書,向當地所設置之醫療爭議調解會申請(當事人包含與醫療爭議有關之醫事人員、醫事機構、病人或其他依法得提起訴訟之人)。調解申請受理後,將先進行形式審查,資料齊備後,於45天內召開調解會議。 北市衛生局針對醫美診所會加強以下措施以維護民眾就醫權益:每年針對基層醫療機構進行督導考核(考核項目包含診所是否有執行全身麻醉、診所醫事人員是否有取得有效期限急救證照及診所是否有執行美容醫學業務)。辦理「提供美容醫學服務診所之專案稽查計畫」,針對違規及高危診所進行查核。於北市衛生局網站(https://reinmy1413.pse.is/7evryy)公告本市申請登記核准執行特定美容醫學手術之醫療機構。針對違反醫療法規定之診所,經裁罰後於網站(https://reinmy1413.pse.is/7evs8x)公告,必要時予以列管。圖1:至現場查核診所未營業圖2:開立陳述意見通知書
「2025臺灣國際田徑公開賽」,將於7、8日在臺北田徑場盛大舉行,甫於亞錦賽摘銅的「臺灣鏈球女王」余雅倩,將迎戰奧運三連霸的波蘭名將沃達奇克(Anita Włodarczyk),此外,亞錦賽銀牌的跳遠好手林昱堂、鉛球新星江靜緣、「跨欄女神」張博雅、「臺灣最速男」楊俊瀚等國內菁英,都已蓄勢待發捍衛主場,力拚2025年東京世界錦標賽門票。本次賽事全程免費入場,臺北市政府體育局歡迎全民一同為臺灣英雄們加油。 已升格為世界田總洲際巡迴賽臺北站的「2025臺灣國際田徑公開賽」,由臺北市政府體育局及中華民國田徑協會共同主辦,今年在銅標籤賽事積分的加持下,吸引更多國內外好手,包括臺灣在內共18國、670名選手參賽,較去年增加近80人,而亞洲勁旅如韓國、日本、香港、澳門、印度、泰國、菲律賓、越南、新加坡、澳洲,都派出超過10名以上的選手,賽事必定精彩可期。 體育局游竹萍局長表示,臺灣田徑公開賽作為國內最高水準的田徑賽事,匯集世界各地一流選手齊聚臺北,且此次賽事攸關明年東京世界錦標賽參賽資格,國內菁英都要力拚最佳成績,將是不可錯過的年度田徑運動盛宴,明、後兩天(6月7、8日)在臺北田徑場免費入場,體育局歡迎全國熱愛運動的朋友們相約,一起來為臺灣英雄們加油。 本屆賽事中,來自波蘭的沃達奇克(Anita Włodarczyk)曾以82公尺98創下女子鏈球的世界紀錄,並在2012倫敦奧運、2016里約奧運、2020東京奧運連續拿下三面金牌,成為首名在奧運田徑項目創下三連霸壯舉的女子選手;「臺灣鏈球女王」余雅倩今年4月在四川投擲邀請賽中投出68公尺39刷新個人全國紀錄,並於5月底亞錦賽奪銅取得名古屋亞運參賽資格,此次世界級的頂尖對決將成焦點。 2022、2023年世界田徑錦標賽女子鉛球金牌的美國選手潔克森(Chase Jackson),個人最佳成績為20公尺76,而臺灣陣中則有年僅19歲的新星江靜緣,今年先是在日本靜岡國際田徑賽擲出破我國紀錄的17公尺83佳績、勇奪金牌,上月再於亞錦賽摘銅,這次與世界級頂級選手較量令人拭目以待。 此外,去年登上巴黎奧運殿堂的「跳遠一哥」林昱堂,現仍以8公尺40保持全國紀錄,此次也要力拚世界錦標賽;「跨欄甜心」張博雅、跨欄新生代好手林翊凱、跳高紀錄保持人葉柏廷、短跑名將楊俊瀚都再次登上臺北田徑場,力拚再創佳績、闖進更高賽事殿堂。 選手名單、賽程資訊:臺灣國際田徑公開賽官網(www.taiwan-open.com.tw](http://www.taiwan-open.com.tw/)即時資訊、動態影音:臺灣國際田徑公開賽臉書粉專(www.facebook.com/TAIWANATHLETICSOPEN)賽事LIVE直播:愛爾達體育家族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eltasports)業務聯絡:競技運動科 李榮晉科長 2570-2330分機6601洪佑庭科員 2570-2330分機6614新聞聯絡人鄭名翔 2570-2330分機5253、0905-139-636
一、時間:2025年6月9日(一) 10:00 – 10:30二、地點:臺北田徑場140室(敦化路北路3號)三、流程:時間內容10:00-10:05開場及貴賓介紹10:05-10:15貴賓致詞10:15-10:20簽約儀式10:20-10:30大合照及聯訪四、主題:臺北市政府體育局攜手財團法人謝國城棒球文教基金會,進行青年公園棒球場修繕暨冠名合作計畫,9日由體育局游竹萍局長與財團法人謝國城棒球文教基金會謝南強董事長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藉由謝國城棒球文教基金會冠名贊助,進行指標指示系統優化、更新活動式全壘打牆、外野看台地板鋪設水泥、觀眾座椅整新及多項硬體設備改善,將提供更好的少棒場地。五、業務聯絡:運動設施科 盧律全 技正 2570-2330分機6516莊育珊 股長 2570-2330分機6589新聞聯絡人鄭名翔 2570-2330分機5253、0905-139-636
時序進入6月,又到了臺北市立動物園不對外開放的「季節」,再次提醒大家,今(2025)年的不對外開放日期自6月18日(三)至6月27日(五)止,總計10天,請大家若有前來動物園的規劃,請務必避開這段期間喔! 臺北市立動物園自108年開始增加不對外開放的時間,在這之前動物園全年僅於農曆除夕休園1天。為了進行必要維護管理,園區室內館安排在每個月不同星期的週一輪流休館(遇國定假日則順延隔日休館),在全年持續營運的狀況下,萬一遇到園內大型設施與環境需要整修或保養時,只能透過協調施作時間與空間分區進行,但過度零星分散的施作模式,往往反使工期與費用增加,對動物的干擾時間及影響也相對拉長。今(2025)年6月18日(三)到6月27日(五)不對外開放的10天當中,動物園的同仁們可以緊鑼密鼓地補強及更新動物們的室內外活動環境,例如,國王企鵝活動場的安全止滑鋪設;熱帶雨林區大長臂猿、穿山甲館金剛鸚鵡和巨嘴鳥的棲架更新、穿山甲館樹冠層疏伐,以及丹頂鶴新活動場布置。為了升級大家的遊園體驗,還會清洗園內各式建物外觀與休憩設施,修繕解說設施如長頸鹿亭,新增設無尾熊館打卡點提升遊客更多遊憩回憶等設施。另外需要大型器械協助的樹木防颱修剪、排水溝清淤疏通、遊客參觀道路柏油銑鋪、消防、電力檢修,以及木棧道修護等工作也會在這段時間執行。重點施工區域的動物們將安排暫時離開需要整修的空間,減少動物因施工受到的緊迫,除此之外,動物園在這期間為同仁規劃系列教育訓練課程,例如潛水員定期訓練、票務人員訓練、夏日防蛇演練,以及遊客列車事故演練等,期望能透過各方面的精進來提升動物福祉及加強服務品質。在這10天不對外開放參觀的日子裡,臺北市立動物園將傾全力進行園區內的各項修繕工作,期待透過有效率的維護計畫,完成整體環境檢測與設施維護,來強化遊客休憩與參觀品質,並縮短施工期程減緩對動物的干擾,以提升動物福祉。若有不便之處,敬請多多包涵!也請大家把握時間在6月18日休園之前來參觀,開園之後再來好好觀察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隨著臺日之間的觀光、商務、打工度假及教育交流日益頻繁,掌握日語已成為開拓職涯與增進第二專長的重要利器。臺北市士林區公所將於114年6月23日至7月24日,在士林區公所10樓禮堂舉辦【新住民日本語言及文化研習班】,協助新住民朋友奠定日語基礎,開啟多元職涯新可能。 本研習班以實用日語對話為核心,搭配日本文化體驗活動,幫助新住民從生活中學習語言,提升學習效率與實用度。課程設計特別強調實際應用,讓學員不僅能在生活中自在運用日語,更能將語言能力轉化為工作或進修上的第二專長,強化競爭力。 士林區區長洪進達表示,區公所積極推動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課程,涵蓋語言學習、就業輔導、法律常識、多元文化等多面向,並透過問卷調查了解學員需求,持續優化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向。 洪區長鼓勵新住民朋友勇敢踏出學習第一步,突破家庭與心理上的障礙,積極投入學習行列。本次課程將邀請教學經驗豐富的專業師資,提供溫暖而實用的教學環境,協助學員把握機會、強化語言能力,進而打造屬於自己的第二專長。